贵州自然天文访问团 DAY4 - 5

贵州自然天文访问团 DAY4 - 5

Jason Yang

西江贵州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南贵村,距雷山县城36千米,距黔东南州州府33千米,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四面环山,重连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

西江千户苗寨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木结构吊脚楼,千余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西江千户苗寨主要景点有西江苗族博物馆、鼓蔵头家、活路头家、酿酒坊、刺绣坊、蜡染坊、银饰坊、观景台、噶歌古道、田园观光区等。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贵州省博物馆


贵州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1958年正式开馆,老馆位于贵阳市云岩区北京路。贵博新馆于2007年立项,2010年开工,2013年6月28日迁址建设。
贵博新馆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东路中段北侧,与贵阳国际会展中心、贵阳城乡规划展览馆隔路相望,其天际线、建筑风格与贵阳国际会展中心、贵阳城乡规划展览馆协调一致,遥相呼应。工程总投资近6亿元。
建筑大致分为中部、东部和西部三部分。东区为东部基本为公众服务区,包括临展、非遗展演、摄影与书画展、4D影院、青少年数字体验馆、教学、会议等功能;中区为核心功能区,一二三展厅为“人文山水 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其他还包括大厅、临展厅和文物库房等功能用房。西区为博物馆行政办公区。

省博物馆编制为96人,内设机构11个,分别是办公室、组织人事部、安全保卫部、社会教育部、陈列展览部、保管部、研究部、自然部、信息中心、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文创研发部。另有涉案文物鉴定中心和生态博物馆研究与发展中心。截至2021年9月,现有在编职工86人。
经过近60年发展,贵州省博物馆藏品总数已积累至8万余件。民族文物为贵博馆藏亮点,在国内独树一帜。其中中国苗族服饰库和中国苗族银饰库位居全国第一。另外,馆藏贵州古生物化石,旧石器时代出土文物以及反映地方历史人文和文化多样性的各类文物,也是贵州省博物馆的亮点。

学习经历及感受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拥有着古老而独特的苗族文化。在这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一整片壮丽的木质吊脚楼,层层叠叠,仿佛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面对如此美景,我想起了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眼前的苗寨,正如诗中描绘的景象一般,青山环绕,流水潺潺,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美。

苗寨上建有五座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风水桥与西江千户苗寨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和谐的山水画卷。风水桥上,游客们络绎不绝,有的在拍照留念,有的在静静欣赏这如诗如画的美景。我站在桥上,放眼望去,沿河边建起的千户苗寨鳞次栉比,层层叠叠的木质吊脚楼在烟雨朦胧中若隐若现。桥下的河水缓缓流过,带走了城市的喧嚣与浮躁,留下的是一片宁静与祥和。

午饭期间热情的苗族人便用欢快的歌舞招待我们。苗族人用壶碗灌酒的方式为老师们敬酒,他们将酒壶高高举起,流畅地将酒倒入大碗中,然后一口气将碗中的酒倒进老式的嘴中。壶碗灌酒这一仪式不仅展示了苗族人好客的性格,更体现了他们彪悍的民风。这种直接而热烈的招待方式,让我深切感受到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最后一天,我参观了贵州省博物馆。贵州博物馆中的金饰和银饰展品生动地展现了贵州苗族独特的文化和服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银光闪闪的饰品,每一件银饰都工艺精湛,细腻的雕刻和繁复的花纹体现出古代工匠们的巧手和独具匠心。

碑帖的展览同样令人叹为观止,有的碑刻的字体有着和张迁碑一样古朴的隶书刚劲有力,有的又像曹全碑一样婉约秀美,这不仅让我更深刻的领略到书法艺术的精髓,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总之,参观完博物馆我深深感受到贵州苗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660字)

  • Title: 贵州自然天文访问团 DAY4 - 5
  • Author: Jason Yang
  • Created at : 2024-06-29 08:00:00
  • Updated at : 2024-06-30 23:56:00
  • Link: https://blog.jason-yang.top/2024/06/29/贵州自然天文访问团 DAY4-5/
  •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
Comments
On this page
贵州自然天文访问团 DAY4 - 5